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以数智积分制 撬动组织新活力
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以数智积分制 撬动组织新活力
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以数智积分制 撬动组织新活力
2年前(niánqián),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作业七(qī)区面临“点多面广、人少井多”的困境——不足百人的团队肩负着全厂近1/3的生产气井、8座集气站与1座处理厂的管理任务,其中低产井占比高达(dá)80%。而今,管理变革让这片气区(qìqū)实现“以少胜多”的逆袭——人数未变,管理范畴未变,劳效却提升了30%,更贡献(gòngxiàn)出全厂1/5的天然气产量,人均(rénjūn)年贡献天然气近2200万立方米。
这组极具反差的数据(shùjù),是如何实现的?
从黄土沟壑间的井站到云端数据平台,员工的每一次设备维护(wéihù)、每一条创新建议,都被量化成“数字积分”,撬动着(zhe)组织效能的跃升。从同吃“大锅饭”到精制“小锅菜”,2023年以来,作业七区积极探索“油公司”模式下绩效管理(guǎnlǐ)新机制,掀起(xiānqǐ)一场“无声革命”。
从(cóng)“平均分配”到“量化积分”
“以前工作职责划分(huàfēn)不清(bùqīng),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,分不清谁干得多、谁干得好。时间长了,那些真正努力干活的人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,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慢慢被(bèi)磨没(méi)了。”说起几年前作业区的状态,作业区副经理范海润感触颇多。
传统薪酬体系与工作成果挂钩(guàgōu)不明确,创新提案无人问津,技术骨干的积极性逐渐消磨(xiāomó)掉,团队陷入“躺平”怪圈。
如何(rúhé)解决(jiějué)“干和不干差不多、干多干少差不多、干好干坏差不多”的问题?源头便是建立量化的积分(jīfēn)细则。作业七区全面考虑作业环境(huánjìng)、难易程度、工作时间、责任大小等实际因素,对各项工作进行(jìnxíng)全面翔实的摸排、梳理,共梳理出4大类33项114种任务清单并赋予积分,用量化的分值体现工作质量效益。
员工日常巡检、设备维护、创新提案等工作,被转化为(wèi)“成长积分”。奖金拿多少,业绩说了算。积分积累越多,奖金兑现越多。积分不仅与(yǔ)薪酬挂钩(guàgōu),更成为(chéngwéi)衡量组织效能的“数字标尺”,使各个工作岗位既有“量”的标准又有“质”的保证。
“大锅饭”“平均主义”的时代已经过去,“差异化”“动态化”才能(cáinéng)起到考核激励(jīlì)作用。
从急、难、险、重四个维度,作业七区建立了(le)积分(jīfēn)分值动态评估表,对没有纳入标准的工作进行分值快速核定,建立日趋完善、有章可循、尺度统一的积分标准体系(tǐxì)。员工有了压力,也有了动力。
看着系统里的(de)积分(jīfēn)明细表,副经理范海润明显感觉到岗位员工的变化(biànhuà):“以前大都被动接受指令,现在积分系数低的员工主动要求增加工作量。”
从“纸质(zhǐzhì)台账” 到“云端智库”
过去,集气站(jíqìzhàn)的值班室内(nèi),泛黄的巡检记录本堆成小山。运行班班长陈胜文翻着2022年的台账苦笑(kǔxiào):“以前靠人工登记,漏记、补记是常事。”
随着前端数智化硬件的完善,传统的开关阀门、人工巡井等简单、重复性工作大大减少(dàdàjiǎnshǎo)。如何找到一套简单、有效的数智化管理方法(fāngfǎ)?
2024年,大监控改革的春风吹到了(le)作业七区。按照改革要求,作业七区对(duì)原有的积分制再度进行升级打造。
建立以(yǐ)“智能管理平台”为核心的“1+1”融合(rónghé)绩效管理2.0版,作业任务通过平台派发、统计、追溯,员工在手持终端即可查看任务详情、积分值、作业要求等(děng),日常作业以模块化(mókuàihuà)形式移上“云端”,在实现作业进度(jìndù)、质量实时管控和全面可溯的同时,进一步释放管理效能。
“智能管理平台让日常派工转化为抢单式(dānshì)分配,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(de)技能水平、技能特长对工作任务进行自主选择。大家再也不用因为任务分配而(ér)争得面红耳赤了。”陈胜文说道。
完成任务后,员工拿着终端(zhōngduān)拍照上传,班组长予以核实,从而完成闭环,月底统一导出每个人的(de)积分,按照积分分配20%的奖金。
以最常见的巡检工作(gōngzuò)为例,员工通过手持终端扫描设备(shèbèi)二维码后,系统会自动记录时长、质量、隐患上报(shàngbào)等数据,并即时换算成积分。被转化(zhuǎnhuà)为智能端的“成长积分”,积分不仅与薪酬挂钩,更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“数字标尺”。
“现在每天的工作成果都能‘看得见、摸得着’。我们相同岗位员工的收入差最大可达30%以上,真正实现了(le)按劳分配。”全国(quánguó)劳动模范、油田公司(gōngsī)技能(jìnéng)专家、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采气工艺研究所创新组组长陈思杨感慨。
据统计(jùtǒngjì),自数智积分制推行以来,作业七(qī)区对应外部检查问题数量下降51%。
从“低产(dīchǎn)困局”到“高效样板”
考核难、激励难、增效(zēngxiào)难,传统管理模式下的“三难”困局被“数智积分制”破局(pòjú)。
范海润指着数字看板(kànbǎn)上的热力图,说:“过去,拍脑袋做(zuò)决策,不仅效率低,还容易出现偏差。现在,靠数据划重点,管理精度提升了(le)几个量级。”
平台沉淀的10万余条数据,已形成涵盖安全生产、人才培养等(děng)领域的管理模型,推动决策从“经验(jīngyàn)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。
任务是(shì)“积分(fēn)小账本”,责任是“加分放大镜”,标准是“公平秤”,考核是“实时成绩单”。
2年来,这套不断升级更新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每一份努力转化为可量化(liànghuà)的数据,用“数字语言”精准衡量工作价值,最终形成提升基层(jīcéng)治理效能的最优解(jiě)。
今年3月中控及时叫停无(wú)票证作业2起,2024年积液(jīyè)井占比下降7.5%,泡排有效率(yǒuxiàolǜ)上升0.3%,中控叫停制止劳保不(bù)齐全等问题较2023年多184次,作业区自查自改问题同比提升962个,对应外部检查问题数量下降51%。
截至目前,作业七区已稳健实现746天安全生产,管理方式的创新功不可没。其中(qízhōng),积分(jīfēn)管理制度如同(rútóng)精密的齿轮(chǐlún),驱动着整个作业区安全管理体系高效运转。它不仅是量化考核的实用工具,更化身组织优化的“显微镜”,精准洞察管理中的细微症结。
以“分”算效能(xiàonéng),用“智”优管理,作业七区打破固有(gùyǒu)模式,锚定生产效率、管理效益、人员效能的提升目标,以创新驱动全力打造自主管理示范区,为行业管理创新与效能提升提供(tígōng)了全新解题思路,成为驱动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、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样本(yàngběn)。
如今,在采气二厂作业七区,“挣积分”成为员工的日常(rìcháng)热词。
小小数字积分,正借数智化之力重构基层管理生态(shēngtài),为世界一流油气田开发(kāifā)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(图片由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肖丹(xiàodān) 邵凤霞 授权提供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